精彩节目
-
「希克奖2019」展览
07.12.2019 至 13.04.2020, 艺术公园M+展亭
六位被首届希克奖国际评审委员会选出的入围艺术家以雕塑、场域特定装置、录像及表演,回应广涉不同社会脉络的迫切议题
-
以社区参与为本──反思21世纪的博物馆
13.12.2019, 登台酒店
美国奥克兰加州博物馆副馆长Kelly McKinley将探讨在现今日益分化和科技主导的世界中,博物馆如何与时俱进,适切于社会需要,并持续为社区提供资源
过去活动
过去活动
-
变迁时代下的全球博物馆
07.12.2019, 大馆赛马会立方演艺厅
在这次M+思考| 焦点谈中, Balshaw女士将谈及这些计划的重要性,并论述在全球社会政治环境急速变迁的情况下,泰特美术馆所采取的整体发展策略
过去活动 -
-
维基百科亚洲月:展览历史编辑马拉松
23.11.2019, 亚洲艺术文献库A Space
展览有助我们理解艺术家身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作品是在何种脉络下展示于公众眼前,但展览在艺术与视觉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却常常为人忽略。即使是最重要的亚洲艺术及视觉文化展览,在维基百科上都只有篇幅短小的条目,甚至全无影踪
过去活动 -
谢淑妮:与事者,香港在威尼斯
11.05.2019 至 19.11.2019, 意大利威尼斯
谢淑妮多年来一直关注塑胶性,以作品探究物料及事物的多重意义与不同诠释,这次个展可谓是其艺术生涯一贯志趣的集中呈现
过去活动 -
-
M+ 放映:修复影像在台湾
04.10.2019 至 06.10.2019
M+与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共同呈献「M+ 放映:修复影像在台湾」,精选主要由国家电影中心修复的五部长片、三部短片及三段新闻片,可见华语片数码修复状况的一斑
过去活动 -
M+ 寰游× 森美术馆:馆藏何义
26.09.2019, 日本东京Academyhills
此公众活动将就前两日研讨会中提出的要点,对地域、历史、资助背景及行政架构均各有不同的博物馆展开讨论。透过探讨这些博物馆的实际运作,可以从中发掘博物馆馆藏的潜在模式及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过去活动 -
谢淑妮:与事者,香港在威尼斯|香港讲座系列
30.08.2019 至 31.08.2019
为配合这两个展览,M+于今年夏天举办两场小组讨论,借此从不同角度切入去理解谢淑妮丰富的创作实践,回顾香港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历程
过去活动 -
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
「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旨在鼓励以跨国视野探讨香港、大湾区与亚洲设计及建筑领域的原创研究,积极增进相关领域的知识,并为M+未来的收藏方向和展览活动提供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过去活动 -
Vivid LIVE 2019「脉动深藏」
29.05.2019 至 02.06.2019, 澳洲悉尼歌剧院
由5月29日至6月2日,M+与悉尼歌剧院共同呈献「脉动深藏」,以参与Vivid LIVE。这个为期五天的活动选映多位艺术家的录像作品和电影,探索音乐与表演的各种潜力
过去活动 -
对位变奏:野口勇之于傅丹
16.11.2018 至 22.04.2019, 西九文化区M+展亭
M+与傅丹及纽约野口勇博物馆携手,为展览挑选野口勇一系列类型广泛的作品,并构思其摆放方式,以崭新的解读,阐明两位艺术家的意念关联
过去活动 -
-
M+参展2019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27.03.2019 至 31.03.2019,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M+将于2019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带来「M+真人图书馆」,让M+团队和公众之间加深彼此了解
过去活动 -
-
M+ 艺活:奇异之轨
29.03.2019,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M+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共同呈献「M+ 艺活:奇异之轨」现场电影,为大家带来艺术家程然编导、片长70分钟的电影作品,配以由电子音乐人邵彦棚创作并即场演奏的原声配乐
过去活动 -
艺术+女性主义:亚洲女性艺术工作者维基百科编辑马拉松
09.03.2019, 亚洲艺术文献库A Space
想帮助改进维基百科上有关女性艺术家及工作者的内容?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维基百科编辑马拉松」
过去活动 -
2018 M+ / Design Trust 研究资助计划公开讲座
02.03.2019, 登台酒店
2018年度的M+ / Design Trust 研究学人Hugh Davies和由樊乐怡、黄宇轩组成的研究团队,将于公开讲座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
过去活动 -
-
-
-
M+ 放映:许鞍华的电影人生
08.12.2018 至 16.12.2018, 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百老汇电影中心
「M+ 放映:许鞍华的电影人生」借展出八部许鞍华的代表作,向这位为香港电影默默耕耘四十年的知名导演致意
过去活动 -
-
维基百科亚洲月:展览历史编辑马拉松
24.11.2018, 亚洲艺术文献库A Space
在是次活动中,参加者将会一同讨论及分享亚洲展览史的资料,当中包括在亚洲举行及关于亚洲的展览,并在维基百科上创建或改善有关条目。立即报名
过去活动 -
幻影波音:林强现场配乐
26.10.2018 至 27.10.2018, MOViE MOViE Cityplaza
林强在这个「现场电影」表演活动中,为放映的流动影像作品现场配乐,重新思索声音与影像的关系
过去活动 -
M+ 放映:东南亚的流光幻音
18.09.2018 至 23.09.2018, 大馆、百老汇电影中心
「M+ 放映:东南亚的流光幻音」将从多元及当代的角度出发,探讨近年在东南亚创作或与东南亚相关的流动影像作品
过去活动 -
-
-
M+ 夏令营2018 ─ 非非
12.08.2018 至 15.08.2018
今年的夏令营主题为「非非」,将会有不同文化领域的创作人,包括视觉艺术、设计、建筑、插画及流动影像等,带领年轻人挑战对创作的既定想法,让他们透过不同的试验实现创意,把非非之想融入日常。立即报名
过去活动 -
「参与式」世代下的博物馆构想
03.08.2018, 登台酒店
这次讲座将带动参加者一起思考博物馆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一间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可以造就怎样形式的参与,以及这些参与如何塑造博物馆自身的面貌
过去活动 -
-
-
-
亚洲设计:历史、收藏与策展
31.05.2018,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亚洲设计:历史、收藏与策展」让国际资深的学者和策展人以演讲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亚洲设计多变的定义,以及这些问题对于历史、策展与收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影响。
过去活动 -
水墨艺术与视觉文化的交错:当代文化机构中水墨的收藏与展示
31.05.2018,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当代水墨的历史与个别实践」论坛集中于水墨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游离出来、并演变出从上世纪中期延绵至今的当代艺术语言。
过去活动 -
M+ 放映:路砖之下
11.05.2018 至 13.05.2018, 百老汇电影中心
「M+ 放映:路砖之下」选映制作于1968年五月风暴前后的法国和香港短片、剧情片、电视剧和实验电影,这些作品的交织促成了彼此的光影对话
过去活动 -
诠释── 介于观众与意义之间
28.04.2018, 登台酒店
这次讲座中,讲者将从「诠释」的定义出发,介绍近期的研究与个案分析,阐明要设计出有趣并富创意的学习体验,诠释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凸显展览内容与观众的联系,并强调过程中的沟通
过去活动 -
视觉思考策略:从分享讯息到分享思考模式
13.04.2018 至 14.04.2018, 登台酒店
在是次讲座中,讲者将阐述VTS的概念和方法,解释这种教学法如何应用到中小学及成人教育等众多范畴,强调在诠释展品的过程中,思考、聆听、观察以及沟通的重要性
过去活动 -
M+参展2018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29.03.2018 至 31.03.2018,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欢迎来参观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的M+展区,进一步了解M+ 大楼及正在举行的展览活动,访客更可与M+ 策展人和藏品修复员交流。参观M+ 展区无须购买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门票
过去活动 -
维基百科编辑马拉松:女性艺术工作者
亚洲艺术文献库联同西九文化区M+举办维基百科「编辑马拉松」,主题为亚洲女艺术家。主打活动将于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 举行,维基百科基础教学工作坊则将于2018年2月24日(星期六)举行。活动费用全免,欢迎公众报名参加
过去活动 -
伦敦当代艺术学院、M+与香港艺术中心主办:郑明河电影作品
28.03.2018 至 29.03.2018, 香港艺术中心电影院
身兼作家、理论家、作曲家、电影创作者,来自越南的郑明河,将于是次免费放映上分享和讨论她的三部作品:《第四维度》(2001)、《遗忘越南》(2015 )和《再一次集结》(1982)。须预先登记
过去活动 -
Thomas Daniell: 纸上的澳门
「M+ / Design Trust研究资助计划」讲座03.03.2018, 岗顶剧院
M+ / Design Trust研究学人Thomas Daniell将于是次讲座发表其研究成果,探讨五个在澳门不曾落实的填海区开发方案。这些屡有创见的方案为澳门现有建设提供富有启发意义的比较,并为未来发展指引出可行方向
过去活动 -
开放的博物馆—建立通达的意识
24.02.2018, 登台酒店
在是次讲座中,讲者将介绍关于不同能力人士平等权利的概念及观点,借此阐释怎样建立通达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并讨论该馆通达项目的发展与成果,从而引证这类计划如何令馆方及参观者同样得益
过去活动 -
重思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
14.12.2017 至 15.12.2017, 香港大学
贝聿铭百岁寿辰之际,M+分别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以及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将联合举办研讨会,从与贝聿铭有切身联系的两个地区──香港/中国及波士顿/美国──出发,以全新眼光探究这位建筑大师及其作品
过去活动 -
-
共生共鸣:倍乐生艺术场直岛
08.12.2017, 香港大学
是次焦点谈邀得「倍乐生艺术场直岛」的福武总一郎、三木亚希子及两位协作者──日本著名建筑师、SANAA建筑师事务所的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为讲者,他们将讨论这个结合当代艺术建筑及自然景观的项目,如何令这些偏远人稀之地脱胎换骨
过去活动 -
寻路探新:探讨南亚及东南亚
30.11.2017 至 02.12.2017,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寻路探新」是为期三天的活动,探讨源自不同地域(从班加罗尔到孟加拉国,从日惹到胡志明市)、领域(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和倡议(由自发以至机构推动的实践)的各种意见
过去活动 -
-
「天下一家?」放映会及映后谈
16.10.2017 至 23.10.2017, 香港艺术中心电影院
为配合2017年威尼斯视艺双年展香港呈献的个展「杨嘉辉的赈灾专辑」,M+与香港艺术中心将于香港合办一系列放映会及映后谈
过去活动 -
-
M+夏令营2017 ─ 神经
13.08.2017 至 16.08.2017
「M+夏令营」是M+博物馆专为青年人而设的活动。过去两年的夏令营吸引了逾百名志同道合的学生参与,为来自不同学校及背景的青年人提供与创作人互动交流的机会
过去活动 -
缅甸制造/ 终有一天
06.08.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两部作品均思考环球经济力量对亚洲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象征文化艺术符号的转变。韩国艺术家李完的录像仔细记录他在缅甸北部三星期,为一家由中国人拥有的金矿采矿的点滴;陈彬彬的《终有一天》(亚洲首映)则追溯着新加坡国家级时间囊的开启过程。导演陈彬彬将于放映后出席对谈环节M+ 放映
过去活动 -
行者/ 临界/ 钻石岛
06.08.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此单元不再以中国为重心,透过蔡明亮的短片,观众与冥想中的僧侣漫步于香港错综复杂的街道;紧接着周奥向押井守执导的《攻壳机动队》致敬作品,引领观众重新认识香港城市景观的轮廓和纹理。周戴维的剧情长片则关于柬埔寨青年离乡前赴金边外围一个新开发高尚地区,他们的劳工经历反映中国境外投资对当地的影响M+ 放映
过去活动 -
M+ 放映:城市界限
04.08.2017 至 06.08.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M+ 放映:城市界限」以都市发展为题,放映一系列艺术家录像、剧情片、纪录片和动画,从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蓬勃的珠江三角洲出发,逐步扩展至中国和亚洲的转型城市
过去活动 -
郑道兴音乐厅/ 之后,暂停/ 墨水城市/ 谁的乌托邦/ 某日(广州)
04.08.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五位珠三角艺术家以独到的视野剖析生活实况:徐坦以镜头道出郑道兴由外劳变成民歌歌手的传奇半生;蒋志透过想像颠覆刻板的都市生活;陈劭雄将水墨画浓缩成勾勒城市景观的动画;曹斐对工厂工人既悲凉又超现实的描绘;周滔忽发奇想决定在超级市场生活一天M+ 放映
过去活动 -
M+ 敢探号2017
「M+ 敢探号」是视觉文化博物馆M+ 的首个大型校园计划。由2016 年开始,这辆约长8 米的特制拖车将用作流动创作教室,穿梭中学校园和社区之间。 「M+ 敢探号」将于2017 年2 月至6 月期间举行
过去活动 -
沙治奥与西蒙# 2 / 爱男爱女
09.04.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最后两部作品探讨本土宗教如何成为跨性别人士的避风港:Virginia de Medeiros的纪录片刻划了巴西变性妓女兼宗教领袖西蒙的烦恼;阮纯诗则以镜头道出越南著名道母教灵媒大师刘玉的故事M+ 放映
过去活动 -
火焰永不熄灭/ 另类,爱人:哥迪和马素的故事
09.04.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探讨自我表述、身分政治与创伤的两部作品,包括变性艺术家兼特技人Cassils的表演录像,以及芭芭拉.汉默的实验纪录片,记述了哥迪和马素这两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反纳粹斗士和恋人的事迹M+ 放映
过去活动 -
-
吞噬恐惧/ 子宫战士/ 前生物
08.04.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三部作品不约而同地对文化及性别上的刻板定型作出挑战──黄汉明将法斯宾达名作再现银幕;陆扬的动画短片以雌雄同体的超级英雄为主角;Club Ate以一共四章的表演录像系列,将菲律宾民间传说转化成酷儿的抵抗故事M+ 放映
过去活动 -
对联/对练/ 美人奥兰朵
08.04.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两个跨越时间、地域和性别的华丽历史故事──曾吴把革命诗人的爱情故事设定在现代香港,再加入武术设计,如梦似幻;Sally Potter大胆改编维珍尼亚・吴尔芙同名小说的《美人奥兰朵》,叙述一个年轻时空旅人一觉醒来变成女儿身的故事,玩味十足M+ 放映
过去活动 -
根本没有别人/ 双生之绊
07.04.2017, 百老汇电影中心
两部开幕作品将深入剖析「身体」、「自我」和「他人」这三个概念,Amy Amos Gebhardt的短片以慢动作拍摄裸体在变幻莫测的云景中升降;而Hazel Hill McCarthy III则以纪录片追踪Genesis Breyer P-Orridge前往贝宁共和国参加巫毒双胞胎节之旅M+ 放映
过去活动 -
2016年度「M+ / Design Trust研究资助计划」讲座
04.03.2017, MakerHive
2016年度「M+ / Design Trust研究资助计划」的三位学人Joseph Grima、Daniel Cooper及纪逸纯将于是次讲座发表研究成果。两个获选方案反映出计划如何支持多元化的研究题材
过去活动 -
0116643225059 / 沼泽
04.12.2016, 百老汇电影中心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实验短片加上Lucrecia Martel 的剧情长片,这场放映检视由乡愁与家庭牵绊,和失衡的关系与家庭悲剧所交织而成的巨网M+放映
过去活动 -
一篇权利宣言的形状/ 啐啄同机
04.12.2016, 百老汇电影中心
曾吴于YouTube 平台重演的一段网络宣言配上金敬穆的剧情片,均聚焦于社会的边缘人士和群体,探索「家」的概念如何由实质的社会群体伸延至网上的虚拟社群M+放映
过去活动 -
灵感泉涌/ 霍尔计划
04.12.2016, 百老汇电影中心
最后一场放映带来John Akomfrah 获奖的纪录片和Jumana Manna 的录像作品。两片都以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审视家和身份的概念,借着对两位不同文化人物的细腻描绘,勾勒民族主义和历史叙述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M+放映
过去活动 -
往事/ 班级照片/ 由零开始/ 我叫阿铭啦
03.12.2016, 百老汇电影中心
回忆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妄?这场放映带来一众亚洲导演如刘韵文、陈芯宜等的作品。透过重新挪用各种资料影像和重塑回忆及集体历史,探讨回忆和身份认同的议题M+放映
过去活动 -
拥抱/ 你有什么特别的事要我告诉你? / 录像书简1-2 / 愿妳生活多姿多彩
02.12.2016, 百老汇电影中心
四部艺术家录像和纪录片,包括河濑直美早期的实验作品和香港艺术家游静的家书式录像等,检视文化和归属的概念,以及透过重构个人历史,探索家庭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M+放映
过去活动 -
M+ 敢探号2016
「M+ 敢探号」是香港崭新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 首项大型的校园计划。这辆特制的拖车会化身成一个流动的展览和创作室,穿梭学校和社区之间,展出来自不同范畴的创作人与学生和老师合作创造的参与式作品
过去活动 -
复制无疆界──以模仿为创新
14.04.2016, 意大利米兰Atelier Clerici
今年M+于米兰家具展期间,将「M+思考」系列带到顶尖文化盛会Atelier Clerici,借着「复制无疆界──以模仿为创新」论坛,丰富全球当代设计中以复制作为实践手法方面的论述
过去活动 -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23.02.2016 至 05.04.2016, ArtisTree
M+视觉文化博物馆将于2月23日至4月5日期间,在香港的ArtisTree举办「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展览
过去活动 -
圆明园的艺术家、后感性:异形与妄想、超市艺术展及德黑兰的黄昏
13.03.2016, 百老汇电影中心
本单元的首三部纪录片《圆明园的艺术家》、《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及《超市艺术展》以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及艺术展览为题材,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不同面貌;而在艺术家影像作品《德黑兰的黄昏》中,一个伊朗女人演绎了一段梅艳芳的告白,情感跨越国界,与香港遥遥呼应轨迹M+放映
过去活动 -
驻访艺术家计划── 台湾六十、七十年代流动影像:陈耀圻与张照堂
02.03.2016,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M+将在三月二日放映六部由台湾著名艺术家兼导演陈耀圻、张照堂所拍摄的六十、七十年代流动影像作品
过去活动 -
扩展的八十年代︰华人与东亚艺术版图
13.01.2015, 香港艺术中心
研讨会将以该十年间中港台所发生的政治及文化变革作引子,借以阐明当代华人艺术与战前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微妙关系,并探讨政治环境转变所衍生的各种艺术实践
过去活动 -
国际博物馆之收藏与展示策略
18.11.2014, 香港理工大学
三所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及雪梨新南威尔斯美术馆) 的重要决策人将来到论坛,分享其对所属艺术馆及广阔的国际艺术界的想法、疑问、抱负和计划
过去活动 -
-
战后东亚的设计与工业
12.09.2014 至 13.09.2014
此论坛将探讨二战后东亚地区工业及经济发展中「大量工业制品」所担当的角色,试图就贯穿区内的主要现象、产品、制造商与设计风气作出识别、定位和追溯等
过去活动 -
-
构。建M+:博物馆设计方案及建筑藏品
10.01.2014 至 09.02.2014, ArtisTree
M+的第一个建筑展,首次展示由Herzog & de Meuron、TFP Farrells及Ove Arup & Partners HK共同设计的M+大楼,以及M+一直增建中的建筑藏品。
过去活动 -
「构。建M+」讲座: 收藏建筑— 过程、挑战与影响
25.01.2014, ArtisTree
讲座邀请了来自研究机构及大学的专家和建筑师,希望透过收藏、研究和教学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立建筑藏品的挑战和意义。
过去活动 -
「构。建M+」讲座:M+大楼建筑师Jacques Herzog (Herzog & de Meuron 建筑事务所)
09.01.2014, 香港青年协会大厦
Jacques Herzog将介绍Herzog & de Meuron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实践及获选的M+设计方案。
过去活动 -
艺术作品文献—「反思艺术和文献之间的分野」论坛
25.11.2013,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是次论坛将重新检视迄下对「艺术品」一词的诠释,以及这些诠释的多变性如何启发对收藏、展览与展示的新思维。
过去活动 -
-
此时此刻: 中国博物馆热潮之语境
18.03.2013, 艺穗会
「此时此刻:中国博物馆热潮之语境」作为「M+思考」系列的第三个论坛,展示由哥伦比大学中国大都市工作室就中国当代美术馆对建筑及都市化的影响之初步研究结果。
过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