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阿布扎比羅浮宮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 07.12.2018
「構建阿布扎比羅浮宮」將聚焦這座歷經十年規劃和建設,已於2017年11月開幕的嶄新博物館。阿布扎比羅浮宮是富於前瞻性的博物館,由法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協力建造,既繼承法國博物館傳統,同時體現阿拉伯世界多元文化的活力。Jean Nouvel設計的博物館建築處處體現此目標,低矮的圓頂呼應清真寺和伊斯蘭陵墓的建築特色,其層層錯落的鏤空結構,看似由交織的棕櫚葉組成的幾何網格,以當代視角演繹傳統形態。博物館透過其收藏和展覽展示普世的人文價值觀為其核心使命,同時讓羅浮宮的悠久歷史與阿布扎比的獨特文化背景聯繫起來。講者Manuel Rabaté在法國博物館管理局(Agence France-Muséums)工作期間已參與建造阿布扎比羅浮宮的籌備工作,現擔任阿布扎比羅浮宮的首任館長。Rabaté將探討這座二十一世紀綜合型博物館如何貫徹「博物館作為實驗之地和交會之處」的理念。
「構建阿布扎比羅浮宮」是「M+ 思考」公眾論壇系列的第二個焦點談活動。「M+ 思考 | 焦點談」邀請世界各地參與塑造二十一世紀文化景觀的思想家和實踐者,與公眾分享他們從各個重要文化項目中所汲取的經驗與洞見。
本次「M+ 思考 | 焦點談」由華安雅(M+行政總監)、譚雪凝(M+視覺藝術副策展人)和 胡寶雯(M+視覺藝術策展助理)策劃。
日期:
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時間:
晚上6時30分至8時(6時15分開始登記入場)
地點: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香港賽馬會廳(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講者:
Manuel Rabaté (阿布扎比羅浮宮館長)
本講座為設計營商周的夥伴活動。
語言:
講座將以英語進行,輔以廣東話即時傳譯。
報名:
此活動名額已滿。你可於活動開始前十分鐘,到活動地點等候,主辦單位將視乎屆時出席的人數安排入座,先到先得。
查詢︰
kary.woo@mplus.org.hk / (852) 2200 0134
惡劣天氣安排﹕
若八號風球或黑色暴雨警告訊號於活動當日上午11時或其後生效,活動將會取消。
關於講者
Manuel Rabaté
Manuel Rabaté 自2016年起擔任阿布扎比羅浮宮的首任館長。2002至2005年期間,他曾擔任巴黎羅浮宮演播廳的副總監,籌劃與伊斯蘭藝術相關的節目。2005年,他加入了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 musée du quai Branly),擔任文化發展部副總監,參與該館於2006年的開幕工作,以及策劃了博物館的首個巡迴展覽「面具:靈魂的藝術」(Masques : beauté des esprits),此展覽曾於2008年在巴林國家博物館(Bahrain National Museum)展出。2008年,他加入法國博物館管理局(Agence France-Muséums),自此投身籌備阿布扎比羅浮宮這一跨政府項目,從構思至實際營運,一直參與其中。2013年,他被任命為法國博物館管理局行政總裁,負責為阿布扎比羅浮宮建立一支由博物館專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並與法國主要博物館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夥伴合作,領導項目的發展。
除了博物館工作,Manuel Rabaté亦在巴黎第九大學和阿布扎比索邦大學執教藝術和文化管理課程。
查看更多
地點
-
閱讀更多
M+ 思考相關活動
-
女性、建築與城市的對話
23.11.2019
-
M+ 思考:數碼領域裏的藝術與設計
01.09.2018
-
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
05.07.2018
-
共生共鳴:倍樂生藝術場直島
08.12.2017
-
尋路探新:探討南亞及東南亞
30.11.2017 至 02.12.2017
-
過去與未來之間:珠江三角洲的藝術
07.09.2017
-
複製無疆界──以模仿為創新
14.04.2016
-
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
21.03.2016
-
擴展的八十年代︰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
13.01.2015
-
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
18.11.2014
-
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
18.10.2014
-
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
12.09.2014 至 13.09.2014
-
戰後日本、南韓及台灣的抽象藝術
28.06.2014
-
藝術作品文獻 —「反思藝術和文獻之間的分野」論壇
25.11.2013
-
藝術作品文獻 —「拍攝中國」論壇
22.11.2013
-
此時此刻: 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
18.03.2013
-
亞洲設計:歷史、收藏與策展
03.1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