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南韓及台灣的抽象藝術
香港藝術中心 , 28.06.2014
2014-15年度的「M+思考」系列首場公眾論壇將由東亞地區的角度,譜製戰後現代抽象藝術發展的路徑。是次論壇將突顯藝術家透過抽象對繪畫提出的各種疑問和探索,並以「比較藝術史」的架構考慮全新的收藏及展示策略。會中將特別關注戰後水墨藝術與抽象畫的關係,運用跨國的視野來豐富並擴展現時有關水墨藝術的討論。
日期: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30分
地點:
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 電影院 (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
語言:
英語 (設廣東話及普通話即時傳譯)
講者:
- 鄭然心,南韓弘益大學藝術學科副教授
- 加治屋健司,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藝術資源研究中心當代美術史副教授
- 潘安儀,美國康乃爾大學美術史及視覺研究學系副教授
- Katy Siegel,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藝術史教授及總策展人
查詢:
m+@wkcda.hk / +852 2200 0204
歡迎瀏覽相關論文
觀看當天影片
查看更多
地點
-
閱讀更多
M+ 思考相關活動
-
女性、建築與城市的對話
23.11.2019
-
M+ 思考:數碼領域裏的藝術與設計
01.09.2018
-
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
05.07.2018
-
共生共鳴:倍樂生藝術場直島
08.12.2017
-
尋路探新:探討南亞及東南亞
30.11.2017 至 02.12.2017
-
過去與未來之間:珠江三角洲的藝術
07.09.2017
-
複製無疆界──以模仿為創新
14.04.2016
-
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
21.03.2016
-
擴展的八十年代︰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
13.01.2015
-
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
18.11.2014
-
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
18.10.2014
-
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
12.09.2014 至 13.09.2014
-
藝術作品文獻 —「反思藝術和文獻之間的分野」論壇
25.11.2013
-
藝術作品文獻 —「拍攝中國」論壇
22.11.2013
-
此時此刻: 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
18.03.2013
-
亞洲設計:歷史、收藏與策展
03.1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