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藝舞蹈工作坊
戲曲中心中庭 , 08.11.2020
結合中國武術的舞蹈,跳起來會怎樣?一起動身試試感受箇中魅力。香港舞蹈團舞蹈員何皓斐及廖慧儀在過去幾年學習南拳,探索糅合武術和中國舞的肢體語言,今次將帶領工作坊,讓參加者試做不同的動作,包括中國古典舞柔美的舞姿和形神俱備的身韻,以及南方武術的基本功和步法,甚至白鶴拳的站樁,同時體驗兩種技藝剛柔並濟的動作特點、發力方法、節奏和神髓,並初嘗結合兩者動作的趣味。
香港舞蹈團多位舞蹈員參與「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計劃」三年,如有興趣了解他們的成果,可觀賞香港舞蹈團的網上節目自由駐:香港舞蹈團2020—凝
語言:
粵語
日期: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時間:
第一場下午3時
第二場下午4時
(共兩節,每節約45分鐘)
地點:
戲曲中心中庭
對象:
對武術、舞蹈、身體律動、傳統文化及跨界藝術交流有興趣之人士。
建議穿著方便活動的運動衣物,不宜穿著拖鞋或涼鞋。主辦方有權拒絕衣著不合適的人士參加活動。
名額:
20(每節)
收費:
費用全免,毋須登記,歡迎即場參與。
查詢:
請於辦公時間致電(852)2200 0807或透過電郵learning@wkcda.hk與黃小姐聯絡。
備註:
- 適合六歲或以上人士參加
- 為確保觀眾、表演團隊及職員安全,請遵守以下措施:
- 購買門票時,請提供聯絡資料。
- 於表演場地內須全程戴口罩。
- 進入場地前須進行體溫檢測,如結果顯示高於攝氏37.5度或以上,將不能進場,敬請見諒。
- 表演場地現正實施特別座位安排及人數管制措施,請在職員指示下入座。
- 過去14天曾離開香港或正佩戴家居檢疫監察手帶人士,請待隔離期完結後再訪西九文化區。
- 表演藝術場地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特別安排
通達服務:
提供即時粵語口述影像及香港手語傳譯服務,如有需要,請於活動前最少14天預約。
惡劣天氣安排:
如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仍然生效,是次活動將會取消。
關於導師:
2009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頒藝術學士學位,主修中國舞,副修編舞。2010年加入香港舞蹈團,現為高級舞蹈員,隨團主要演出包括《清明上河圖》(飾頑童)、兒童舞劇《夢西遊》(重演時飾孫悟空)、《塵埃落定》(2014年重演時飾渣渣頭人兒子)、《中華英雄》(飾華劍雄)等,另屢次獲邀參與香港芭蕾舞團《胡桃夾子》演出。編舞作品包括八樓平台《舞飛揚》〈放下〉、香港舞蹈聯盟「舞蹈平台2010」之《癮》等,其中《守護》榮獲紫荊杯國際舞蹈邀請賽2013雙人舞組金獎。
2014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頒舞蹈(榮譽)學士學位,主修中國舞。在校期間曾獲多個獎學金,包括迪士尼獎學金、演藝學院友誼社獎學金、葛量洪獎學金等,曾獲邀到捷克、北京、上海及澳門表演及交流。2016年加入香港舞蹈團,現為全職舞蹈員及兒童團導師,曾參與演出包括《倩女・幽魂》、《中華英雄》、《風雲》及《一水南天》等。2016年參加第十一屆全國桃李杯展演,於節目《古麗》中擔任領舞。
查看更多
戲曲中心工作坊相關活動
-
粵劇行當紙公仔工作坊
17.01.2021
-
梨園珠翠日常戴──水鑽(閃石篇)
16.01.2021
-
梨園珠翠日常戴──水鑽(珠片篇)
15.11.2020
-
戲曲把子箱筆盒工作坊
18.10.2020
-
粵劇行當紙公仔工作坊
22.12.2019
-
戲曲把子箱筆盒工作坊
18.08.2019
-
戲曲行當證件套工作坊
21.07.2019
-
團扇繪畫及身段工作坊
16.06.2019
-
梨園珠翠日常戴──仿點翠胸針
15.06.2019
-
梨園珠翠日常戴──仿點翠髮釵
19.05.2019
-
梨園珠翠日常戴──水鑽(珠片篇)
17.03.2019
-
梨園珠翠日常戴──水鑽(閃石篇)
16.03.2019
-
粵劇行當紙公仔工作坊
17.02.2019
相關內容
-
自由駐:香港舞蹈團2020──凝
18.10.2020 至 24.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