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
香港理工大學 , 18.11.2014
《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將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及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這三所全球堪稱典範的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為範例進行研討。儘管這三所博物館最初成立時都以展示當地藝術為主要方針,但近年來它們都致力於採取更具國際性,甚至是全球化的收藏與展示策略。它們擁有各自的歷史、博物館架構及收藏策略,因而其館藏都彼此不同。這次「M+思考」研討會將探討一系列的問題,包括這三所博物館是如何實踐「全球化」的展示策略呢?為什麼這項策略被視為是必須的,而將來還需要延續嗎?在這些館藏及展覽項目中,中國、東亞及更廣泛的亞洲地區正在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呢?M+可以從它們的成敗中學到些甚麼?作為位於香港的全新的視覺文化博物館,我們在未來數年間又可以為公眾提供些什麼?
日期:
2014年11月18日
時間:
晚上7時至9時
地點:
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語言:
英語 (設廣東話即時傳譯)
講者:
- Frances Morris (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國際藝術藏品主管)
- Suhanya Raffel (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藏品及展覽總監)
- Ann Temkin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繪畫與雕塑總策展人)
觀看當天影片
查看更多
地點
-
閱讀更多
其他活動在M+ 思考
-
亞洲設計:歷史、收藏與策展
03.12.2012
-
此時此刻: 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
18.03.2013
-
藝術作品文獻 —「拍攝中國」論壇
22.11.2013
-
藝術作品文獻 —「反思藝術和文獻之間的分野」論壇
25.11.2013
-
戰後日本、南韓及台灣的抽象藝術
28.06.2014
-
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
12.09.2014 至 13.09.2014
-
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
18.10.2014
-
擴展的八十年代︰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
13.01.2015
-
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
21.03.2016
-
複製無疆界──以模仿為創新
14.04.2016
-
過去與未來之間:珠江三角洲的藝術
07.09.2017
-
尋路探新:探討南亞及東南亞
30.11.2017 至 02.12.2017
-
共生共鳴:倍樂生藝術場直島
08.12.2017
-
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
05.07.2018
-
M+ 思考:數碼領域裏的藝術與設計
01.0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