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貝聿銘:百年誕辰研討會
香港大學 , 14.12.2017 至 15.12.2017
貝聿銘(生於1917年)為二十至二十一世紀早期的建築大師,但學界至今對其人及作品的理論研究相對缺乏。他對「文化整合」及純幾何之美始終如一的興趣最為人認知,亦成為其作品的標誌特色。長達六十載的職業生涯,與二十世紀中葉至晚期建築史上多個關鍵時刻緊密相連,亦與社會、文化、地緣政治等現象互為關係,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
貝聿銘百歲壽辰之際,M+ 分別與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以及香港大學建築學院,聯合舉辦「重思貝聿銘︰百年誕辰研討會」,並分兩場舉行。從與貝聿銘有切身聯繫的兩個地區──香港/中國及波士頓/美國──出發,與一眾建築史學家、業界人士等,以全新眼光探究這位建築大師及其作品。
是次研討會由深圳市創想公益基金會贊助舉辦。www.cfoundation.cn.
活動免費,歡迎參予。毋須登記,座位先到先得。
日期:
2017年10月12至13日(麻省劍橋);
2017年12月14至15日(香港)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致力培訓建築、園境設計、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的專業人員,積極推動各個領域的發展。學院善於巧妙運用建築形式與科技,並時刻從廣泛的社會、環境及文化議題汲取靈感,這一股追求卓越的動力,成就了學院的獨特地位,同時對塑造二十一世紀的建成環境發揮深遠影響。 請瀏覽gsd.harvard.edu了解更多關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資訊。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於1950年成立,是亞洲以至全球建築領域首屈一指的教育機構。學系以建築、城市規劃及園境建築課程享負盛名,銳意裝備學生應付當代建築實踐中種種環境、社會及美學挑戰。香港大學建築學系提供國際認可的建築學學士及碩士課程,以及研究式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
深圳市創想公益基金會(簡稱「創基金」)在2014年創立於深圳,宗旨是在中國推動 設計教育,支援學術研究,促進設計及文化業內的交流,加強設計領域與普羅大眾之間的聯繫。創基金由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的室內設計師創立,是中國設計界首個自發組織的非牟利基金會。
查看更多
M+ 思考相關活動
-
理解觀眾:中國藝術博物館的不同之道
29.03.2021
-
M+ 思考與M+ 寰遊:Archigram城市
04.11.2020 至 21.11.2020
-
女性、建築與城市的對話
23.11.2019
-
M+ 思考:數碼領域裏的藝術與設計
01.09.2018
-
1949年後中國視覺與物質文化
05.07.2018
-
共生共鳴:倍樂生藝術場直島
08.12.2017
-
尋路探新:探討南亞及東南亞
30.11.2017 至 02.12.2017
-
「天下一家?」放映會及映後談
16.10.2017 至 23.10.2017
-
過去與未來之間:珠江三角洲的藝術
07.09.2017
-
曾建華:
無09.09.2016 至 06.11.2016
-
複製無疆界──以模仿為創新
14.04.2016
-
博物館視野中的行動主義藝術與設計
21.03.2016
-
擴展的八十年代︰華人與東亞藝術版圖
13.01.2015
-
國際博物館之收藏與展示策略
18.11.2014
-
世界藝術史研究的理論思考
18.10.2014
-
戰後東亞的設計與工業
12.09.2014 至 13.09.2014
-
戰後日本、南韓及台灣的抽象藝術
28.06.2014
-
藝術作品文獻 —「反思藝術和文獻之間的分野」論壇
25.11.2013
-
藝術作品文獻 —「拍攝中國」論壇
22.11.2013
-
此時此刻: 中國博物館熱潮之語境
18.03.2013
-
亞洲設計:歷史、收藏與策展
03.12.2012